邮件订阅
美国再工业化会伤着中国制造吗?
2014.07.25
美国再工业化的确是一项政府战略,但迄今既缺乏实施的微观机理,也难以得出将对东亚尤其是中国制造业产生大的负面效应的理论解释。
后金融危机迄今国内经济界有个断续发热的话题,这便是美国再工业化对于东亚经济尤其是我国经济的可能影响。最直截了当的问题是,美国再工业化会伤着“中国制造”吗?细览近年各种议论,占优势的论点是,美国此举将对东亚EMEs(新兴市场经济体)造成直接威胁,首当其冲的是中国。最大的威胁是那些依赖美国企业外包(outsourcing)、离岸(offshoring)等业务生存与发展的产业和企业。有一种推断,如若美国重返制造业,既搞研发和知识产权,又搞制造,最终囊括了整个价值链,则那些原本依附在美国跨国公司海外供应链上生存与发展的东亚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将可能遭遇“釜底抽薪”之殃。进而,中国的此类制造活动空间,将可能被大幅压缩。
基于上述判断的对策建议也不少。其中,两类建议最引人瞩目:一类可归入“稳投资与缓消费”说。建议政府不要急着刺激消费降低投资比重,而应继续增加投资,借以营造制造业新优势。另一类可归入“控制产业成本”说,最多的建议是“社保缓行”。建议政府不要急着压企业给劳工涨工资,更不要急着提高社保、医保水准。因为这样一来,就会推高制造业劳动成本,进一步缩小美国和中国制造业成本差异,帮了美国再工业化的忙。
这里,核心的问题显然有两层:一层是,美国再工业化能发生吗?另一层是,即便有可能发生,将会采用何种形式并达到何种程度,进而对于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制造”究竟会产生怎样的效应?
美国再工业化发生的几率
如果说美国再工业化对东亚和中国经济将会产生某种效应的话,首先得搞清楚其发生的几率。其中,三个基本疑问首当其冲。
第一个是何谓?——什么是美国再工业化?美国政经界的解释很多,有的说是“重构美国资源于制造活动”的一种战略,有的说是重振美国制造业的一种战略设想。更多的说是美国重返制造业。但客观地看,可以这样去理解:这是美国政府在政客与政党利益博弈中提出的一种战略设想,核心内涵是重振美国制造业,直接目标是增加就业机会。
第二个是何为?——美国政府围绕再工业化的作为,为此战略设想迄今有些什么动作?老实说,围绕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美国朝野迄今可谓说得多做得并不多。迄今勉强可以与这个战略扯上关系的“大动作”不过“两招半”。两招分别为“购买美国货运动 ( Buy America Movement)和“促进制造业”。前一招系奥巴马政府2009年初上台伊始提出并力促的一种运动,其造势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旨在刺激美国出口减少进口。比如,提出五年内美国商品出口翻番,借以创造就业机会。后一招催生了一部法案,即《制造业促进法案》(the Manufacturing Enhancement Act)。2009年提出,次年经国会审议通过。法案提出,将采取切实措施以增加就业、复活美国衰落的制造业。“半招”系一部近乎流产的法案,即《职业回国法案》(Bring Jobs Home Act)。旨在借助减免税收等财政杠杆,刺激美国企业把在海外的一些制造活动搬回本土。然而,该法案2012年已遭议会否决,2013年重新提交,但迄今尚未进入再审程序。何时能进入国会再次表决程序,官方标记的概率为零,通过的希望更是渺茫。
第三个是何以?——美国能够凭借哪些因素推动再工业化战略?换句话说就是实施再工业化的基础因素。客观地看,美国确有一些因素在推动这项战略。其中,两类因素最显眼:
一类是民情民意。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提出的背景,多半系一种民众情绪和政客热炒的“对接”。热炒的“素材”是“后危机期”美国经济复苏与就业滞后的巨大反差。金融危机导致的美国经济衰退只经历了6个季度,但就业恢复的节奏远远滞后于经济复苏,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故而,在美国民众那里,有一种渐增的情绪,认为“前危机期”美国企业将大量生产环节移往境外,导致了美国就业岗位减少。更有甚者,说是中国人抢了美国人的就业机会。这种情绪到了政客们那里,不仅成了热炒的话题,而且还得到“关联智库”的“研究”支持。有人将美国就业不振视为上世纪“去工业化”的结果。有人证明,服务业虽能带来较高的收益,但其就业机会不及制造业。还有人加上了别的“战略思维”。最具煽动性的是国家经济安全论。有政客甚至提出一种近乎闭关自守论的说辞:由于美国主要制造环节的境外化,工业品本土生产能力下降。一旦与产业供应链上的主要贸易伙伴发生冲突,贸易供应链断裂,将直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由此将再工业化推上政府“战略”层面。
来源:中国贸易金融网